特區立法會的十二個女議員,穿起一身喪服般的黑衣,模彷中國的「女子十二樂坊」聯歡表演,一個個拉二胡、奏楊琴,瞇眼咧嘴的學着陶醉的表情,在詭異之中,另有幾分硬滑稽。
高官議員演滑稽戲,最早出現在八十年代,殖民地政府喜歡讓幾個黃臉孔的華人高官穿起古裝用英語「唱大戲」。管理一個殖民地,有時難免枯燥,把幾個黃臉孔的土人擢昇為「高官」,悶出鳥來的時候,也讓他們穿起自己的民族服裝,用英語來表演「粵劇」,讓港督、布政司、滙豐大班、駐港英軍司令娛樂一下,不失為行政以外的餘興節目。
華人高官唱英語大戲,有矮冬瓜,也有高腳七,四五十歲粉墨登場,個個像老夫子漫畫裏的厭惡性人物,看得鬼佬笑呵呵。英國人耍弄殖民地土人當真別有一手。殖民地管理結束,到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尚保留此一良好的娛樂傳統。近年最哄動的一幕,幕過於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扮演王母娘娘,與一干愛國姐妹穿成古典美人模樣,面孔搽得緋紅,一拂衣袖,尚作少女含羞之狀,教人看來喜煞。
今年的「女子十二樂坊」,輪到立法會婦女登場,大部份隸屬「愛國愛港」政黨組織,唯令人奇怪的是,其中還有受過英語式法律訓練的一兩位「民主女神」。她們扮成「女子樂坊」,在尊貴的議員身份之外,還平添兩分珠江三角洲的「髮廊妹」加海鮮魚翅酒家女經理的平民大眾親和力,對於九月直選,會對天天進出皇崗的貨櫃車司機一類草根市民的選票,必定有相當的吸引力。
「女子十二樂坊」在日本很受歡迎,難道日本人沒有品味?當然不可以這樣武斷。來自香港的一個姓孔的肥仔留學生,在柏克萊參加歌唱表演,一副傻戇的外表,也成為全美網上的偶像呢。立法會的「女子十二樂坊變身」,只是特區七年大變身過程中一個充滿娛樂性的環節,她們是如此樂此不疲,瘋得那麼可愛,「中港一體化」成績有目共睹,中方又何懼二○○八年,立法會普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