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失業率持續回落,十萬待業青少年搵工露曙光。一個專為年輕人提供就業資訊的招聘網站發現,近月適合年輕人的職位較去年底增近兩成,其中零售業空缺數目更大增五成,連帶薪酬也調高一至兩成。不過,該網站負責人指出,搵工成功機會增加,令年輕僱員的流失率變得較前嚴重,同一職位曾試過在一個月內六度轉換員工。 記者:盧文烈
統計處數字顯示,去年第四季十五至十九歲青少年失業率為百分之二十四點九,較去年第三季下跌約十一個百分點。專門收集適合年輕人職位空缺的招聘網站Xiob.com,其負責人林建明接受訪問時稱,近月該網站平均每日接獲百多份職位空缺,不但較去年沙士期間每日只得三、四十個為多,較去年底也增加兩成。去年有聘請兼職文員的公司,今年已全部轉為全職。
眾多行業中,零售業在自由行帶動下,可謂一枝獨秀。林建明說,該網站每日所收到的職位有六成與銷售行業有關,數目較去年增加一半,估計未來一年的情況更樂觀。
工資方面,整體約有一至兩成升幅,但文職的薪酬變動不大,零售業則有約兩成增長,一份八小時工作的銷售工作,月薪約為四千多元至五千元;而資料搜集員的時薪更由以往的四、五十元,增加至六、七十元。
雖然職位增加,但部份年輕人搵工態度也因而變得「闊佬懶理」。林建明說:「可能個市好咗,佢哋認為唔憂搵唔到嘢做,所以好多時都好快走,對工作嘅熱誠唔係好夠,𠵱家經濟好番,呢個情況嚴重咗。」他指出,最近曾出現同一個職位於一個月內換了五、六名年輕員工。「佢哋可能做一排,就要出去玩一排。」
此外,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蔡元雲昨日出席基督教女青年會「SayY.E.S.toLife青年力量巡禮」時表示,青少年失業問題雖然改善,但只是短暫現象,估計現仍有十萬名青少年失業,故建議政府加強青少年創意及人際關係訓練。基督教女青年會則建議,青少年必須改善求職態度及增加對工作認識,以增加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施政報告提出為青年人提供自僱創業試驗計劃,香港勞工就業協會今年會主力推廣「在家創業」計劃,下月推出課程,希望幫助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以低成本創業。協會分析,現時本港十大行業適合在家創業,包括婚姻介紹及家居託兒等,每行業的開業成本僅需約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