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直接和非直接報價

理財智慧:直接和非直接報價

銀行落實了人民幣業務之後,到銀行買賣人民幣,已經比以前方便得多。但要留意的是,人民幣報價已納入為正統外幣報價之行列,而讀者亦不難發覺,人民幣的報價方式,與以前有些少不同。
如果到鐵路沿線的找換店兌換人民幣,常看見人民幣的牌價可能是106/106.5——意思是如果要買入民幣,每百港元只能換取106人民幣;如果想賣出人民幣,每106.5人民幣才可換取100元港幣。這種每百港元兌多少人民幣,便是傳統找換店的報價方式。
如果把人民幣看成外幣,以上方式是屬於非直接報價(IndirectQuote),即以一定數量的本地貨幣(港元),究竟可以換取多少外幣(人民幣)。利用非直接報價方式,在折換貨幣之時,與採用直接報價(DirectQuote)並沒有多大分別,但是在理解方面,直接報價會較容易理解。

公式方便易計
所謂「直接報價」,意思是提一個外幣單位,究竟相等於多少本地貨幣?如果用數式表達,公式如下:
直接滙率(e)=本地貨幣(HKD)÷外國貨幣(CNY)
HKD及CNY是國際標準機構(ISO)所制訂香港及中國貨幣的代號。前者是指HongKongDollar,而後者是指ChinaYuan(中國元),而不是用RMB(人民幣,Reminbi)而e則是指外幣兌換率。
對香港來說,直接滙率是一個單位的人民幣(CNY)究竟值多少港元(HKD)?答案若是0.9446,意思便是1元人民幣的價值為0.9446港元。如果以1除以直接滙率,便會變成間接滙率──以1除以0.9446,便得答案1.0586,亦即1港元可換1.0586人民幣。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