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英皇道有三十七年樓齡的利都樓,天台被人僭建作住宅,並佔用其中一道防煙門作為住宅大門,消防處早於4年前已接獲居民投訴,由於天台「一推開門就係人哋屋企」,實為私人地方,故消防處無權干預,只能轉介屋宇署跟進。
居民向記者談及天台大門長期被上鎖、阻塞逃生通道的境況,顯得一臉無奈。
大廈樓高十八層,每層有十四個單位,共有四條通道通往天台,惟其中靠近A、B及I座通往天台的通道,卻因天台被人僭建作住宅,防煙門長期上鎖。
「防煙門俾人改咗做佢屋企大門,一打開就係佢屋企,重長期上鎖,完全冇預留條路畀人上天台,萬一火燭就大件事嘞;大廈一、二樓重係食肆,危險性更高。雖然重有三條樓梯可通上去,但走廊又長又窄,啲煙攻到嚟嗰陣,重點走得咁遠?」
居民說,老人家步伐緩慢,若要轉往其他通道上天台,實難應付。她說,大廈已有三十七年樓齡,大部份住客為長者,故逃生通道應更為開揚,容易找到。
居民不滿道,她曾向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及天台佔用人反映,盼能留下通道往天台,惟對方卻拒絕:「如果真係有需要、可以開門畀你入。話明逃生,就梗係好緊急啦,重邊有時間搵人拎鎖匙開門呢?」
備受困擾的居民坦言,對政府部門感失望,她曾向消防處及屋宇署反映,但情況依舊無改善。
「屋宇署成日話冇即時危險唔處理住,轉頭消防處又話私人地方理唔到;咁咪人人都可以霸住個天台非法起間屋、然後又話係私人地方冇王管?點解啲制度會咁僵化㗎?」
消防處發言人直認,早於2000年已接獲有關大廈居民投訴、並已知會屋宇署跟進,據知屋宇署已去信有關業主,要求處理天台僭建物。
發言人指出,一般而言,大廈天台確不可上鎖,如有人阻塞逃生通道,消防處可作檢控,但實際情況仍須視乎業權誰屬而定;如上址天台「一推開門就係人哋屋企」,實為私人地方,消防處便無權干預;再加上天台僭建物已存在多年,情況較為特殊及複雜。
發言人強調,消防處會再將投訴個案,轉介屋宇署跟進,以便盡快清理大廈天台僭建物。
屋宇署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上述問題已轉交該署有關部門處理,調查後會回覆本報有關結果。
(○二二三○一二)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