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串的校園暴力事件惹起全城關注,有法律界人士指出,部份家長或會不滿學校因為疏忽導致欺凌事件,繼而誘發索償潮,循民事途徑向學校追討金錢賠償。此外,有少年警訊獎勵計劃中的得獎青少年則指出,青少年應該在課餘時多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以宣洩沉重壓力,避免做出暴力行為。
法律界人士莊耀洸昨出席一個關於校園暴力的研討會時說,校園暴力或欺凌事件受害人除可報警追究刑事責任,亦可透過民事途徑索償;但因被告多為學生,並無經濟能力,其父母亦沒法律責任「代子還債」,故部份會轉而向學校索償,控告學校疏忽致事件發生。
莊耀洸續解釋,過往最少曾有兩宗受害者獲判勝訴,包括一名被學校連續罰企七天而精神出問題的學生,及另一被學生打傷的教師,後者更獲賠償二百多萬元。
他承認校園暴力惹關注,或會因而爆發向學校索償潮,而不少學校已聯絡他希望了解更多學校涉疏忽的法律責任問題。
此外,「二○○三年度滙豐銀行少年警訊獎勵計劃」昨舉行頒獎典禮,就讀中七的少年警訊領袖組冠軍陳鈞祈表示,近日發生的連串校園暴力事件,相信與青少年面對沉重壓力而無適當宣洩有關。他鼓勵青少年課餘多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以保持開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