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港股單日上升232點,期指只輕微低水17點,若扣除藍籌除息之效應,實際上已是高水近百點,相信後市又可看高一線。
在牛市周期中,投資者最易犯的錯誤是過份樂觀與過份敏感。過份樂觀者通常是死揸不放及積極入市,持股量不斷增加兼且常常高位追貨,他們的心態是只要信心堅定,調整過後也會再升。此心態失敗之處是缺乏警惕性,兼且不問價追貨,就算是好股也會買貴貨,「不怕買貴」的心態是絕對失敗的。
過份敏感者通常會在牛市的調整市中犯錯,當大市回落至一些重大支持位時,容易受一些市場向淡之言論或氣氛所感染而於低位沽貨。很多時此等淡風會在一兩日之間就會轉變,到時恨錯已難返。
在位高勢危之股市,繼續持貨看好,當然需要有一定的膽識,但我們也不能單憑一個勇字便勇往直前。保守一點固然是投資之道,但杯弓蛇影只會白白錯失機會。在兩種極端的行為之中如何作出平衡,一定要靠足夠的分析及判斷力去作為基礎。
近數個月,筆者每一次在調整浪之低位、市場恐慌之時皆力主入市,除了相信經濟基調向好之外,更重要是從陰謀論及大戶部署方面掌握端倪。
在去年12月尾,圖表派力唱港股頭肩頂,淡友以恐怖襲擊及沙士作藉口,結果頭肩頂變雙底,指數突破13000點。二月初大家擔心禽流感,筆者從期指轉倉之部署已指出是壓低指數累積期指之策略。去周市場再度出現唱淡之言論,主要是擔心滙控(005)公布完業績之後,就算符合市場預期也會被拋售。我們絕不能簡單化地就認為會有好消息出貨的情況,皆因在過去兩個月,滙控股價明顯被㩒低,特別是有大行調低其目標價令其急跌,之後又再有大行唱好。近兩日要沽貨者早已沽清,實在不用擔心好消息出貨之問題。
另一個唱淡之言論指美元回升會令美股下跌,此點筆者不敢苟同,美元回升擔心出口問題是一個長遠問題,效應會在一年後發生,而且要有很大的升幅才會出現。但短線方面,若果你是基金經理,知道美國經濟好,美元將會上升10-20%,你會不會持有美元資產?大家是否記得一年半前,筆者預計美元大跌拖累美股及港股之推斷?當時有人駁斥筆者說美元跌會有助美國經濟,不用擔心股市下跌。結果如何?美元真的大跌,美股港股跌足一年才復甦。
順帶一提,筆者打算辦「術數測市」班,有興趣者可電郵取資料。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