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天公布截至1月底財政狀況,今個財政年度首10個月錄得赤字452億元;去年同期赤字為583億元。期內,政府整體收入1577億元,支出2029億元。1月份單月財政盈餘為258億元,去年同期為188億元,香港財政儲備2703億元。
政府發言人表示,1月份的盈餘,反映該月份薪俸稅及利得稅方面的收入,至於今個財政年度可能出現的赤字,則待財政司司長在3月10日財政預算案中公布。
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梁兆基相信,財赤大幅減少,是因為經濟活動增加較快,及非直接稅收大幅上升,料全年財赤約600億元。不過,由於本港仍存在結構性財赤,政府最快要到07年後才能完成消滅目標。
他又說,隨着經濟回升,政府的收費可以作出調整,紓緩財赤。他又稱,現時是發債的好時機,惟政府不應因發債而增加經常性開支。
渣打銀行東北區總經濟師郭國全表示,本港因經濟循環出現的財政赤字,將隨着經濟改善而轉為盈餘,但政府長遠仍需要解決結構性赤字問題,控制公營開支至以前的規模,以及擴闊稅基。
中大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則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的赤字約500億元,在自由行及CEPA帶動下,本港經濟可進望進一步改善,全年經濟可望增長5%,政府也可望提早1至2年滅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