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上市公司高層涉嫌貪污造市被廉署拘捕,證監會及港交所發言人昨日表示,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在未有詳細資料前拒作評論,若廉署有需要,兩機構會盡力協助調查。由於今次涉及的是道德操守問題,兩機構發言人指出,即使監管條例再嚴厲亦無法完全阻止有人存心貪污受賄。
自2001年美英日等主要金融市場均發生分析員研究報告未夠公正客觀,導致投資者損失,並須向客戶作出巨額賠償後,市場對加強監管分析員處理利益衝突事宜的素求提高,證監會於去年1月就此事向證券公司及投資者作出公開調查,又於去年6月就新世界發展(017)在01年業績公布前私下向分析員放料,導致個別分析員臨時調低其純利預測一事,對高盛證券執行董事丁竹筠作出譴責。
國際證監會組織去年9月發表處理賣方證券分析員利益衝突的原則聲明,證監已表示將於下月根據該組織的原則,就新的監管建議諮詢公眾意見。
據證監會收到的回覆,無論大小證券行,大部份分析員都傾向給予所研究的公司正面評級。在港逾九成大證券行均設立多項既定的內部監控措施,以處理分析員的利益衝突問題,包括規定分析員須披露可能出現的利益衝突、限制個人交易,以及為參與投資銀行業務的分析員制訂程序。不過,中小公司則鮮有類似的內部監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