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京及本地左派不斷以「愛國論」打擊港人爭取07普選訴求,愈來愈受到台灣方面關注。台灣行政院大陸工作委員會副主委劉德勳昨日表示,近日香港市民爭取普選的情勢發展,可以令台灣民眾更明白,北京提出的「一國兩制」,最終只會發展為有「一國」,沒有了「兩制」。 記者:莫劍弦
研究台灣問題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指出,董建華過去六年施政,已經令香港實行的「一國兩制」不能對台灣起正面示範作用,現在北京只求香港不要再弄出更大政治問題,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劉德勳昨日在例行新聞發報會上表示,香港近來有關爭取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形勢發展,可以令台灣民眾對「一國兩制」的實質內容有更深層的認識。
他指出,陸委會以往曾就北京向台灣推銷的「一國兩制」政策,就其內在具體涵義向台灣民眾說明,但當時台灣民眾多認為這只是抽象的政策,而從今次香港爭取普選引發的種種事情,正好體現北京在港推行的「一國兩制」如何發展,可以讓台灣人具體地、真實地感受「一國兩制」政策,最終只會有「一國」,沒有了「兩制」,這種效果「會比陸委會的政策說明來得更好」。
劉德勳又希望兩岸能朝「人權立國」的方向努力,期望大陸在保障人權的腳步上,有進一步強化空間。
王家英認為,近日有關「愛國論」的爭拗,仍只限於「文攻」,對台灣民眾未必能造成即時的影響,但若爭拗升溫,變成大規模群眾運動,「即係好似出現7.1大遊行之類嘅大型群眾運動,到時嗰種影像造成嘅震撼,就會對台灣民眾造成好大影響」。
王家英又指出,由於北京處理對台及對港事務屬官員重叠,目前北京正忙於應付台灣選舉,暫時無暇處理香港問題,他相信待三月台灣選舉有結果後,北京官員「可以專心處理香港問題,諗清楚佢哋政改政策」,現時中央只求香港社會不要再「搞出事」,「香港對台灣已經冇正面作用,只希望唔好對兩岸關係再有負面影響」。
另外,繼續有海外傳媒對香港的「愛國論」爭論作顯著報道。《亞州華爾街日報》刊登題為「北京動員『愛國者』在香港搖旗」的文章,引述美商會主席巴拉勒稱,香港有關「愛國者」的討論是毫無幫助,香港一直靠法治賴以成功,任何影響香港法治的事情,都會影響香港營商環境。《紐約時報》刊登讀者來信,指北京處理香港問題,正重犯當年處理西藏問題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