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一直被視為國際語言,香港「番書仔」甚至以不諳華語為傲。不過這種想法已經過時,英國語言學專家格雷多指出,全球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正急劇下降,估計十年內普通話會取而代之,成為全球「必學」語言,而英語則淪為第二語言。
格雷多在美國《科學》雜誌刊登最新研究,指出英語的地位,正隨着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而下降,由一九五○年全球有百分九人操英語,將會跌至二○五○年的百分五。預計在二○五○年底前,最多人說的母語依序為普通話、印度語和阿拉伯語。即使人們要學第二語言,也會先選普通話或阿拉伯語,而不是英語。
目前的電腦、科學和航空交通指揮都以英語為主,但格雷多認為這只是專用英語,並指出一些航空事故,正是一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員,不能用正規英語溝通所致。
他還發現使用中國語文是大勢所趨。以電腦業為例,微軟和英特爾都在中國聘請研究員,用中文撰寫研究報告,希望令對手無法看懂偷用。他說:「現在亞洲一些僱主已放眼到英語以外的語言。在未來十年,最新的『必學』語言將是普通話。」
格雷多相信未來的語言大趨勢,將會是朝多語言方向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將習慣使用兩種或以上語言溝通,但其中一種仍是英語。他也預言,在現存約六千種語言中,九成會在一個世紀內因少人使用而逐漸消失。
英國《獨立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