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控股(002)於香港的電力業務,受到管制,絕不會令人驚喜,境外的發展,反而有頗佳增長,雖然物業利潤大降,去年的整體盈利仍可增8.2%。
去年中電的實際盈利,本為80.52億元,較上年減少7.95%,雖然增持海外電力業務股權,業績應增,但海逸豪園只售餘下單位,收益大跌56%,此增彼減,實際盈利下跌,最重要的,是本港電力經營盈利下跌10.8%,原因是售電量只增1.2%,成本則增,但仍高於管制法則的准許盈利,需要將3.65億元撥入發展基金,而上年撥入之數則為16.43億元,雖然實際盈利下跌,經管制法則調整後,本港電力所提供的准許利潤仍增8%。
境外的電力及其他業務,純利增60%至16億元,未扣除財務支出6300萬元,以及未分配集團費用3.7億元(可能部份應由本港業務承擔),物業利潤只有2.4億元,股東應佔盈利為76.87億元。
每股盈利3.19元,不計物業利潤為3.09元,中期息已派3期共1.23元,末期息將為0.65元,共為1.88元,增加13.9%,另特別股息(由物業利潤分派)0.1元,上年則為0.23元,去年總股息為1.98元,較上年增5.3%。
本港的電力准許利潤,預期增長在6%上下,境外貢獻仍會增加,國內5間經營中電廠,在電力需求大的情況下,相信仍有較佳增長,另有兩廠在試驗運行中,可以提供小量貢獻,去年中增持澳洲及印度電廠股權,尤其去年為印度應收部份逾期帳款作出撥備,台灣和平電力曾因技術問題停產,今年所得利潤將較去年為高,若非出售澳洲電廠股權(仍待落實),增幅應較理想,但預期低於去年的60%。
海逸豪園只餘小量單位,貢獻應少於去年,估計是最後收益。
初步估計,中電今年增長仍在8%上下,股息增幅相似。現價40.1元,PE12.6倍,息率4.9厘,今年PE可降至11.6倍,息率升至5.2厘,近日股價上升,可候調整吸納收息,目前的中電,發展目標在境外,但非無風險,國內電力價格仍受限制,印度電力局曾拖欠電費,不能與本港的穩定程度比較,但未來的發展,也不能漠視,雖有風險,也是較佳增長來源。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