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測試及治療沙士研究又邁進一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透露,與廣州第一軍醫大學合作研究的新快速測試方法,初步效果理想,日後希望可做到即時知道測試結果。
袁國勇又說,數據顯示沙士病毒數量與死亡率有直接關係,日後可朝這方向找出治療沙士的最有效藥物。
袁國勇昨晚出席一個頒獎禮後透露上述最新研究進展。他指出,目前採用的兩種測試沙士病毒方法,一是需時三至四周才有結果,另一則是程序複雜難以普遍使用。
港大遂與廣州第一軍醫大學合作開發新測試方法,他說,首周試驗顯示,準確率介乎六成至七成,會繼續改良提高準確度,最終目標是希望可即時得出測試結果。「最好係吐啖口水,溝埋(測試劑)就知道係唔係沙士。」
在治療方法方面亦有進展,袁國勇稱,分析病人及死者的鼻液、血清及糞便後發現,死亡率與病毒數量有直接關係,故日後可朝盡量減低病毒數量這方面入手,尋找最有效治療沙士的藥物,但他沒有透露上述研究預計何時有成果及臨床應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