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畫不久的《非洲的天使》裏面最可愛的是小女孩角色,真實世界,有一個更熱愛非洲的小精靈,她是跟隨動物攝影師父母旅居非洲納米比亞的法國小鬼頭Tippi。調皮的Tippi六歲,披着雄獅般美麗粗壯的栗色長髮,跟成年人不敢接近的花豹玩在一處。花豹咬她的胳膊,她毫無懼色,因為了解牠對自己沒半點惡意。當聽到大象老友呼喚,跑去跟牠會合,牠用鼻子打招呼,Tippi就熟練地爬上大象頂,騎在頸項位置,腿勾住牠的耳朵,隨住象群出發看風景。這個非洲小女王跟動物為伍的片段,出版過圖書故事,別人老是不相信她與生俱來的馴獸本領,以為是她的父母堆砌。看過國際台《娃娃看天下》第一輯的朋友,不由得佩服,打從心裏羨慕。
香港小朋友心理狀態也有像Tippi的,山貝河那頭小鱷魚鬧得全城轟動那個時候,小朋友從市區老遠跑到鄉下碰運氣觀鱷,很有耐性。他們每一個都有Tippi潛質,只是每個愉快的假期,他們會被送到北京學普通話、到瑞士學社交禮儀、到加拿大學滑雪、到美國學英文。中產家長嫌棄非洲土著彈的是最原始的thumbpiano而不是李垂誼的大提琴。土著教曉Tippi用手搗破鳥巢,把雛鳥尾部擰掉,全隻丟進火沙裏烤,熟了便跟大夥手撕着來吃。香港家長嚇死了,Tippi媽媽卻問,味道怎樣。小鬼頭答很好,是肉味。吃飽了,土著圍爐唱歌,Tippi倒頭睡在沙土上,無拘無束。天使今年十四歲,不談愛國但熱愛動物的她肯定不會來香港。好在國際台逢周二會讓她帶領觀眾四圍考察,親近的絕對不是政治動物,用不着餵狗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