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管理局正研究醫療融資的各種方案,而全面依靠公營醫療服務的公務員隊伍是首個研究組別,每名公務員每年支付一千二百元,即可選擇公營或私營醫療服務,預計研究報告一年後完成。醫管局強調,最終目的是要推出一套全民採用的醫療融資機制。
昨日有報道指醫管局正考慮讓四十四萬公務員及其家屬,以自願性質參加醫療保險計劃,每人每年支付一千二百元,即可選擇私營或公營醫療服務,從而減輕公營醫療機構的負擔。有關計劃預計先由政府撥出十億元,然後假設所有人參加,從中每年收到五億元的供款。整筆為數十五億的金額由一機構運作,醫管局或私營機構為供款人提供服務後,可向機構收取費用。
醫管局昨日召開董事會,商討醫療融資顧問報告進度。醫管局主席梁智鴻在黃大仙中醫藥研究中心開幕禮上沒有否認有關構思,但指出公務員的人數、年齡較易掌握,顧問報告才以他們來預測推行醫療供款的可行性,稍後會加入更多組別。報告約需一年時間完成,醫管局最終目的是要推出一套全民採用的醫療融資機制,並要確保不會出現「冇錢冇得醫」情況。
公務員事務局強調,目前無計劃改變對公務員、退休公務員及其家屬提供的醫療及牙科福利。醫管局未有接觸該局提及醫療保險建議。若收到任何保險建議,定會小心研究及進行諮詢。
華員會會長蘇肖娟說,政府給予公務員的醫療福利已有減無增,例如以往有一個專科診所只供公務員及其家屬使用,現已取消;而公務員看門診可以優先取籌的名額也大減。她指出,每年千多元的醫療保險費,對高級公務員來說不是問題,但對低級公務員來說則是一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