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一名農村支部書記,三十年前為推行計劃生育政策,身先士卒的做最新的「電結紮」手術,不料發生意外,自始喪失性能力,不能行房三十年,現在仍須治療,為沉重的醫藥費苦不堪言。
萊陽市山前店鎮南務村黨支部副書記接慶松,一九七五年升任村支部書記時,適逢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由於政策受到村民抵制,為說服村民節育,加上妻子有孕,年僅三十歲的接慶松決定到醫院做結紮手術。
醫院當時正試驗一種新的「電結紮」手術,但手術失敗,令接慶松全身麻木,渾身沒勁。此後,接慶松的陰莖不能勃起,性能力大受影響,排尿不暢及疼痛,不排尿時,睪丸也時常隱隱作痛,完全失去了工作能力。計生部門後來為他檢查,確診為手術後病發陽痿,左側輸精管炎、結節炎,要長期服藥。
最初,醫院免費給接慶松贈藥,其後改為買藥後持收據向計生部門報銷,及至一九九四年,計生部門不再給已退休的接慶松報銷藥費,接慶松每年平均用二千多元的藥費,成為全家的主要負擔。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