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訊盈科數年前更新寬頻上網系統時,職員錯誤將載有用戶姓名及密碼資料的檔案上網。一名雙失青年下載檔案後順利解碼,並與友人利用其中兩用戶的密碼,成功登入兩人滙豐銀行網上戶口,擅自轉帳款項盜取逾十六萬元。兩名青年昨在區域法院承認不誠實意圖取用電腦及盜竊共七罪候判。
負責案件的商業罪案調查科科技罪案組高級督察羅越榮透露,被告能登入兩名事主的網上銀行戶口,並非僥倖撞中,是因為兩名事主在電盈寬頻上網及滙豐銀行網上戶口俱使用同一組用戶姓名及密碼,令被告有機可乘。他呼籲巿民在使用不同網上服務及銀行服務時,應使用不同密碼,減低遭人盜用戶口機會。電盈發言人表示,案件尚未判刑,現階段不予回應。
兩被告順序為黎明及李家豪,為中學同學,俱二十二歲。案情透露,電盈於○○年三月十六日進行寬頻網絡改善工程期間,一名系統操作員誤將一個載有用戶資料的檔案抄送至公眾可進入的網頁伺服器,該加密檔案包括用戶姓名及密碼。次被告李家豪同日上網,將該檔案下載,李其後利用軟件將檔案解碼,發現包含大量寬頻用戶姓名及密碼,他於○○年十二月底,登上滙豐銀行網頁,利用所得資料,結果成功登入一些網上銀行戶口,他進入其中一名姓許事主的銀行戶口,將一萬四千多元轉帳至另一銀行戶口。
李另將戶口密碼資料給予黎,黎於同月至○一年一月間,先後登入兩事主的網上銀行戶口,三次轉帳共約十五萬元,部份款項提取予李及供自己購買唱片及衣飾,事主發現戶口失竊,通知銀行報警。警方先後拘捕兩被告歸案,起回部份涉案現款,並在李的寓所搜出電腦,當中載有已解碼的寬頻用戶資料,及事主戶口的電子月結單。
辯方求情時指兩被告中五畢業,李為雙失青年,上網瀏覽無意發現涉案檔案,在檔案被刪除前下載,數月後出於好奇將之解碼。律師指李登入事主銀行戶口及盜款,是為炫耀伎倆,不知後果嚴重,而黎出於貪念才一同犯案。法官考慮兩人年紀,傳召背境及社會服務令報告,下月十一日判刑。
案件編號:DCCC1014及11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