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舊樓農地建屋發展<br>李兆基身家逾500億

收購舊樓農地建屋發展
李兆基身家逾500億

【本報訊】今次訴訟涉及一位八十一歲的老農婦和她的女兒,對手則是本港巨富李兆基,可說是「強弱懸殊」,結果卻是巨富不敵農婦。
涉訟擁有農地的公司,是李兆基的恒基地產集團旗下一員。據《福布斯》雜誌去年刊登的全球富豪排名榜,李兆基排名八十八,身家三十七億美元(折合二百八十八億港元)。不過,李氏持有的恒基地產股份,市值現已升至四百二十六億元,而且家族基金持有的證券組合非常可觀,李氏副手林高演曾向傳媒表示,其家族基金資產價值絕不低於恒基市值(當日為五百九十二億元)。

與友合創新鴻基地產
李兆基是順德人,五十年代來港,初期從事貿易及金融業務,其後眼見地產生意大有可為,與好友郭得勝及馮景禧,創辦永業,其後易名新鴻基地產。六九年,李兆基逐步退出新鴻基,透過私人的永泰及恒基地產收購舊樓重建,以及發展新界樓盤,更力催建成沙田第一城。恒基其後上市,進展成本港五大地產商之一,並收購中華煤氣、油麻地小輪及美麗華酒店等企業。
李兆基不只收購舊樓,也大舉購農地,改用途後建屋出售;據悉,恒基在大埔有不少地皮。中原測量師行高級估價經理周文略指出,訴訟有關的該批大埔農地,應位於大埔滘近叠翠豪庭,由於近公路,位置不俗,每方呎料值一百至二百元。
以其中丈量約份第32約地段6ARP一幅為例,規劃為住宅(丙類)用途,按分區大綱圖註釋的第一欄,不須向城規會申請便可以發展住宅,很有發展潛力。不過,周文略稱,若農地是劃作康樂或休憩用途,價值便會大降,每方呎只值十至二十元。

馮景禧曾為股壇大亨
農地原業主之一的馮景禧,則是李兆基好友,他在六九年淡出新鴻基地產,成立新鴻基證券。新證在馮氏經營下成為全港最大型華資經紀行。七三年股災,不但沒令馮氏財政出現問題,更因他洞悉先機,成為股壇大亨。
馮氏其後成立新鴻基銀行,已上市的新證則與美國最大經紀行美林證券換股,令他在金融界地位更隆。不過,他後來投資地產,受八二年中英談判所累而損失慘重,加上新鴻基銀行被擠提,新證控股權旁落。雖然馮氏後來透過出售銀行股權而換回新證,卻於八五年急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