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息透露,政府將於本周內公布五隧一橋資產證券化的安排包銷行名單。據了解,滙豐及花旗將奪得這項集資額達60億元資產抵押債務的包銷生意,而早前市場傳聞呼聲甚高的瑞銀則落敗。據悉,包銷行將會再邀請其他以零售基礎為主的銀行擔任分銷行,參與零售債務部份的銷售工作。
是項資產抵押債務,銷售對象包括機構投資者及零售客戶,據悉零售部份設計會較簡單,只有優先債並享有政府主權評級;機構投資者部份則可能分優先及次級債務部份,按債務的信貸質素及償還次序而定。由於債務有資產收益作支持,故孳息率會較同級信貸評級債務的水平略為吸引。
滙豐亦是擔任是次證券化項目的財務顧問,有份參與競投包銷行的銀行,據悉尚包括渣打、美林、德意志、法國興業、星展等多家主要大行。市場人士指瑞銀最後落敗,可能與政府欲加重零售部份比重,故選擇本港分行網及國際網絡均有實力的花旗集團。
政府擬作證券化的五隧一橋資產,包括香港仔、獅子山、城門、將軍澳及紅磡海隧,以及青馬大橋的收益,上述項目在01/02年度收入共10億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五隧一橋證券化計劃上周獲立法會通過後,將盡快委任負責安排的投資銀行,希望4月可以完成準備工作,並將債券推出市場。他認為現處於低息環境,是推動債市的時機。
他認為,推動本地債券的二手市場,政府的策略是希望更多銀行可參與推售稍後發行的五隧一橋證券化債券,因為銀行的客戶群較廣泛,讓市民有機會接觸,從而提高債券的流通量。
另外,馬時亨表示,內地容許社保基金來港投資,有助鞏固本港金融中心地位。至於首批社保基金投資額是否介乎20億至50億元,他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內地稍後會作公布。他又指出,中國保監會讓內地保險公司到海外投資,同樣對本港有利,香港可吸納內地資金,亦對其他內地企業來港投資有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