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不應催促嬰兒踏出第一步

健康地帶:不應催促嬰兒踏出第一步

大部份的嬰兒出生都擁有一雙正常健康的腳,這雙腳的成長正為日後的路途作起點。由嬰兒期開始,人類需要雙腳站企,走路及跑動,所以我們應從出世的第一日開始好好照顧這一雙腳。
嬰兒時期雙腳的肌肉發展是靠平日扭動及踢腿的動作,家長們應該給予空間嬰兒雙腿自由踢動,不應被一些保暖用的厚褲、鞋襪或被褥約束。嬰兒的雙足多是較涼,不是冷,所以那些保暖用的衣服在冷的環境下才是必需。
鞋襪應經常檢查是否合適,因為嬰兒的成長很快。上星期檢查時過大、過寬,但下星期可能已經變得過細、過緊了,尤其經過多次的洗滌後。更加需要留意的是那些足部也包裹着的套服,雙腳甚至下肢往往容易被局限發展。

學行車不利足部發展
當嬰兒開始爬行,我們應多鼓勵赤腳地讓嬰兒在安全的地面上爬行,這有助發展較強壯的肌肉。保護鞋於這階段是並不需要的,除非在寒冷的環境下需要保暖足部。
當嬰兒爬行至一段足夠的時間,心智、肌肉及神經的發展成熟時,嬰兒便會開始站立,繼而踏出他?她們人生中的第一步。大部份的嬰兒會在9至18個月大期間懂得行走。有些個別嬰兒心智及體格上較早熟,可以在較早的時期開始步行。其實,家長們不應擔心及過早地催促嬰兒踏出第一步。這觀念並不正確,甚至會影響嬰兒們日後足部的成長。
此外,使用坐立式的學行車同樣地會不利於嬰兒正常足部體格的發展。1999年一份大學的研究指出,嬰兒曾使用學行車較沒有使用學行車的嬰兒,在體格及智力上較低一成。更有其他醫學的研究發現每名嬰兒使用學行車24小時,他們可以獨立地行走的時間會延遲3日。
撰文:卓健足病診療師劉庭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