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今升空飛向彗星

羅塞塔今升空飛向彗星

歐洲航天局(ESA)去年底的登陸火星計劃失敗,但仍積極探索太空。最新任務是預定在香港時間今日下午三時半左右,發射無人駕駛探測器羅塞塔(Rosetta)號升空。「羅塞塔」號會花十年時間飛往「67P/丘尤莫夫-格拉西緬科」(67P/C-G)彗星探索,希望找出地球生命之源。

「桌球之旅」航程10年
重三千六百公斤、花十年製造的羅塞塔號,會在南美洲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由「亞利安五型」火箭發射升空。這計劃已推遲了一年,當時因火箭出問題而擱置,探索目標現由當時的「維爾塔寧」(Wirtanen)彗星,改為67P/C-G彗星。
羅塞塔號載着重一百二十一公斤的小型彗星登陸器「菲萊」(Philae)。這次深入太空任務被ESA科學家稱為「桌球之旅」,因它們十年航程中要像桌球撞來撞去般,飛越地球三次和火星一次,借助引力加速至時速十萬公里,以配合該彗星的速度。
若一切順利,造價約九十八億港元的羅塞塔號將在二○一四年八月,在太陽六億七千五百萬公里外與67P/C-G彗星相遇,三個月後由「菲萊」號登陸展開探索。

探彗星求證生命之源
科學家希望探索彗星,是因「胚種論」(panspermia)認為地球出現生命,與彗星上可能存在的碳分子有關。根據「胚種論」,地球誕生之初曾受彗星和小行星撞擊,這些外來物體上的元素與海洋產生作用,締造生命。
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