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界:投資者不宜過份憧憬<br>合併未看好地鐵股價受壓

證券界:投資者不宜過份憧憬
合併未看好地鐵股價受壓

【本報訊】兩鐵合併的消息公布後,地鐵公司股份昨日在聯交所復牌,但股價明顯受壓,收市報十二點二五元,下跌零點六元,跌幅達百分之四點七。證券界普遍認為,兩鐵合併的具體方案尚未訂出,對地鐵屬不明朗因素,投資者不宜過份憧憬。 記者:尹彥超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表示,兩鐵合併的過程中,政府會在票價機制、員工福利及將來新公司的盈利前景作主導,以避免兩鐵分歧,兩鐵同時會各自聘請財務顧問提供協助,最後由兩個董事會拍板同意一個合併模式及訂出條款,再交由地鐵小股東投票是否接受。

平衡公眾股東利益
馬時亨不肯評論,會否為新公司的回報作出保證,但承認其中一個考慮的合併方案,是將九鐵資產以折讓價注入地鐵,但現階段不能透露對九鐵的估值,這方面九鐵的委員會將盡快展開工作。市場關注,若九鐵以過低估值注入地鐵,會被指為賤賣資產,但這會較易獲小股東通過。
部份證券行昨日發表報告評論兩鐵合併事宜。中銀國際指出,合併可整合兩個鐵路網,避免兩者日後在過海線的競爭,節省成本之餘相信有助調低票價,有助擴展市場佔有率,但最困難的地方是在公眾及小股東的利益之間取得平衡。由於情況未明朗,故中銀國際對地鐵維持「落後大市」的投資評級。

評級機構注視發展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的報告質疑合併後新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由於政府會主導票價機制,削弱調整價格的自主性,另外兩個鐵路網的差異會令整合成本增加,九鐵未來的工程項目會令負債增加,故新公司的短期增長前景難以樂觀。
評級機構穆迪表示,密切注視兩鐵合併的商討,目前仍確認九鐵及地鐵的外幣評級及本地貨幣評級,與香港主權評級一致,前景穩定。穆迪指出,兩間公司的評級基礎會否受影響,要視乎政府對兩間公司的支持度會否出現變化,包括鐵路沿線物業發展權益,以及注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