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內地與香港誰也沒佔誰便宜 - 盧峯

蘋論:內地與香港誰也沒佔誰便宜 - 盧峯

內地傳媒最近出現一種奇怪的說法,指香港人在政治上強調「兩制」,不願北京插手;可在經濟上卻千方百計爭取北京的優惠及援手如CEPA及自由行等。英文《中國日報》前天的社論就以此為主調,並認為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邏輯必然導致『兩制』不協調,進而破壞『一國』的基礎。」
我們不知道為甚麼內地傳媒會提出這樣的怪論,但我們認為內地與香港的經濟關係、經濟安排包括最新的CEPA或自由行都是以互惠互利為基礎的,根本不存在香港向中央「攞着數」或佔內地便宜的問題。
就以CEPA為例,這個協議容許香港部份專業及服務業可以提早進入內地市場,對香港部份專業及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新的機遇;但是香港企業同時會把大量資金、人才、經驗及管理方式帶進內地市場,令內地有關市場更活躍,人才及資金也更充裕。換言之,CEPA不僅為香港企業帶來好處,也為內地不同地區帶來好處及機遇;怎麼能說CEPA是香港向內地「攞着數」呢?
更何況內地將在明年及後年因應世貿協議開放服務業市場,容許香港企業首先進入市場不僅可以加快內地服務業的改革、不僅可以加快內地服務業跟國際水平接軌,更可以讓內地政府及業界及早作預演,為全面開放市場作準備。由此可見,CEPA實實在在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協議而不是甚麼單方面的優惠。
至於自由行政策同樣如此。
毫無疑問,自由行為香港帶來額外的遊客、額外的消費力,令香港的零售業、旅遊業、飲食業得到不少好處。但是,得到好處的不僅是香港的商店,內地的居民也是新政策的受益人。他們不單可以更方便的到境外的大城市旅遊,更可以用較便宜的價錢購買大量貨真價實的商品如金飾、電子產品等。而且,放寬內地居民到外地旅遊及消費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也是讓外滙有秩序流出境外,減低人民幣升值壓力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見,自由行政策徹頭徹尾是一項利人利己、互惠互利的政策,內地傳媒及官員怎麼把這樣的一項政策說成是香港在佔內地便宜呢?
我們認為,像這樣誤導的說法往後還是不要再提好了。
(圖)內地居民可以在香港購買貨真價實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