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畜業:外行人管內行人<br>雞場擬實行「全進全出」制

禽畜業:外行人管內行人
雞場擬實行「全進全出」制

【本報訊】衞生福利及食物局今日向立法會提交解決禽流感問題的中期措施,包括輸入經過「淨化」的受精雞蛋、本地農場實施家禽「全進全出」制度以及建設密封式環控雞棚。禽畜業形容政府構思「好出奇」,正宗外行人管內行人。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禽流感問題,政府提交的討論文件顯示,鑑於H5N1已經成為風土病毒,當局認為有需要加強本地農場的管制措施。其中一項新構思是實行「全進全出」制,一個雞棚引入了一批活家禽之後,必須賣清該批家禽,才能運入另一批家禽。

販商今遊行集會
雞棚亦要大革新,傳統雞棚是開放式的,政府要求今後雞棚需要密封,配合二十四小時的溫度、濕度及通風控制,把病毒散播風險減至最低。
文件又指出,當局暫時不會考慮恢復活雞入口,雞苗亦不例外。現時本港尚有大約二百五十萬隻活雞,以每天三萬隻的銷量,三個月後就會斷市。當局打算鼓勵本地農場自行孵化雞蛋,滿足市場需求。
受精雞蛋必須從指定的內地農場入口,運港前接受淨化,確保雞蛋沒有感染病毒。漁護署只會批准認可孵化場進行孵蛋,政府會提供財務資助予有志於經營孵化場的雞農。
上述構思大受禽畜業界非議,世界家禽學會香港分會會長黃振球形容建議措施「好出奇」:「𠵱家好地地,點解要猛咁實行咁嘅措施,啲專家未養過雞,就猛咁教人養雞,外行人管內行人。」黃振球指,本地雞農兼做孵化很危險,雞場內活家禽會被受精雞蛋感染。
新界養雞同業會理事郭銘祥亦指出,本地雞場的雞棚與雞棚之間距離極近,「全進全出」的措施是五十笑一百步,作用不大。二十四小時控制濕度更是沒有可能,「好荒謬,人都做唔到啦。」
此外,冰鮮家禽販商連同一百部貨車今日由西環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出發,遊行到遮打花園,參與由十個禽畜業團體發起的集會,繼而再一起遊行到政府總部,要求當局盡快恢復輸入內地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