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鐵負債兼失過境優勢<br>地鐵股價料有短期壓力

九鐵負債兼失過境優勢
地鐵股價料有短期壓力

【本報訊】政府宣布兩鐵合併,證券界認為,四十萬地鐵小股東最重要是看合併方式及九鐵的估值;若九鐵將資產直接注入地鐵,地鐵須發新股收購。由於九鐵負債不輕,加上九鐵最具優勢的過境鐵路載客量已被皇崗口岸攤薄,雖然合併後可節省兩鐵行政開支,但仍會拖低整體回報增長,短期內對地鐵股價有壓力。地鐵公司股份昨日停牌,今日復牌。 記者:尹彥超

根據兩鐵提供的資料,地鐵資產總值達一千零二十億元,負債三百二十億元;九鐵的資產總值有八百九十億元,負債二百億元,資產淨值則有六百億元;不過由現在至二○一一年,九鐵預計須舉債三百億元。

評級機構態度平靜
地鐵財務總監梁國權昨午特別為證券分析員舉行電話會議,但並無提供合併方案的意向,只表示會選擇一個提高公司價值的方案,相信九鐵在資產審查工作上會合作;另董事會將委任獨立董事組成的委員會,評估合併事宜,並會委任獨立財務顧問向小股東提供意見。他預計,即使通過合併方案,要落實亦要一年半時間。
有分析員認為,初步看來合併對地鐵未必是好事;花旗集團上周曾發表兩鐵合併的分析報告,指合併的協同效應有限,預計每年只可節省四億五千萬元,但料地鐵今後兩年純利增長會每年減少兩成半。有分析員更質疑政府要花兩年時間才公布合併,是為了等待股市好轉,以減輕反對壓力。
雖然政府及兩鐵俱沒有提及合併的具體方案,但按照聯交所上市規則,若地鐵發新股收購九鐵,將屬於非常重大交易及關連交易,須獲地鐵小股東通過,當中要超過五成投票股東通過才有效。若屬重組資本的特別決議案,則要獲七成五小股東支持。雖然地鐵有四十萬名香港居民小股東,但相信不少股份由大型基金持有,包括盈富基金,故機構投資者可左右大局。市場人士預計,投票會在立法會通過有關法案後才進行。
對於兩鐵合併,評級機構的態度比較平靜,標準普爾及惠譽均發表報告,指出地鐵及九鐵在合併後後評級能否維持不變,最重要的因素是合併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會密切注視事態發展,但兩機構暫時確認原有評級不變。

政府支持有助評級
惠譽同意,兩鐵路公司的角色日益重要,且相互間出現競爭,這並不合乎最佳的公共資源分配,因此同意若雙方合併,長遠將帶來經濟效益及降低成本,並對公眾帶來益處。企業評級聯席董事林安妮指出,須視乎交易作價,以及將來票價調整機制等因素,才可決定合併後公司的評級。
標普分析員歐美倫指出,須監察政府如何處理兩鐵合併,並會重視票價機制、合併後兩鐵財務狀況及政府的支持等事項。她指,政府的支持對兩鐵的評級是很重要的。

蒸汽機車(圖)行駛至1962年,之後全線被柴油動力機車取替。

紅磡站在1975年成為九鐵的九龍總站。

1979年地鐵通車,為本港的交通史掀開新一頁。

地鐵港島線在1980年動工,圖為當年中環站的建造情況。

1998年赤鱲角機場啟用,機場快線亦同期通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