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失良機 救救香港

勿失良機 救救香港

近日愛國爭論,乃中央官員擔憂「不聽話」的民主派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中大勝,香港因而「失控」。其實,港人對中央政府高度信任,去年溫家寶訪港時便甚受港人歡迎。如欲市民繼續愛港,則應順應民情,不阻撓港人推動民主政制,否則港人的愛國情操將會受壓。
現時是香港進一步推行民主政制之關鍵時刻,若處理失當,後果嚴重。現時香港民主呼聲高唱入雲,是決定在○七年普選特首及○八年全面直選立法會議員之良機,原因是:
一、香港回歸六年多,特首及政府施政屢屢失誤、並缺乏公義(胡仙案等)及愛心(欺壓綜援人士及受薪階層等),社會各界(包括公務員、專業人士如律師等)幾乎無一滿意政府表現,市民對特首及其管治集團失望至極;政府必須有一個根本的人事改變,才能挽回市民信心。
二、政府領導無方,市民卻無法換特首,立法會又無法制衡政府;市民對前景失去信心,卻苦無渠道參與建設社會。政府不但不能凝聚市民,反而分化社會。由市民投票選出特首及全部立法會議員,才可團結港人,共同為香港前途努力。

三、市民對香港有強烈歸屬感。移民潮已成過去,有人更回流香港定居,港人欲在香港建設美好家園。去年七一的五十萬人大遊行正好反映這個願望。市民希望政府聽聽他們的心聲,而民主政制正是對市民訴求的最適切回應。
四、回歸前香港公務員參與制訂民生政策,現在決策權只落在特首及幾個問責官員身上。加上兩個民選的市政局被殺,區議會又加入委任議席,諮詢委員會幾乎全是「聽話」人士,特區政府愈來愈封閉獨裁,此時此刻民主更顯珍貴,市民爭取民主更為堅決。
五、香港正不斷「大陸化」,市民憂慮「一國兩制」漸漸變為「一國一制」,要令港人有信心繼續維持本港的法治、人權、經濟等良好制度,非民主政制不可。近日的愛國爭論,正是把內地的愛國觀念強搬來香港,自然引起港人反感。
六、香港社會近十年來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上層優薪厚祿,下層卻遭受裁員減薪。特區政府在政策上每每偏袒大財團,致使社會漸漸形成階級矛盾,若不及早處理,將導致社會不穩。民主政制有助平衡各界各階層利益,紓緩矛盾。
七、北京政府現時民望高企,正是信任港人、給予港人更大自由的適當時機。若北京堅決反對港人的民主訴求,雙方關係勢將愈趨疏離,甚至變為敵對。
八、香港在選舉經驗、公民意識、社會參與等方面均適合實行全面的民主選舉;況且本港法制健全、治安良好、社會穩定,絕對擁有推行全面民主化的條件。
現在是中央政府履行對港人承諾,向民主開綠燈的最佳時刻。否則香港前景繼續不明朗,港人將由讚賞轉為天天責罵京官,成為祖國的「負資產」。
……………………………………………………
作者為「民主動力」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