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拍完了《大丈夫》後,躍升為千萬大導,理應食住條水,就算唔拍《大丈夫》第二至十集,起碼都應該立即繼續開戲,佳績在前,不愁沒有投資者,但這個友仔偏偏跑了去搞舞台劇。
一切都由陶傑先生的一篇散文開始。陶傑先生假設張愛玲如果當年沒有離開上海的話,經過了文革的洗禮,又會是怎樣的一個故事?阿彭看後大感興趣,得到陶傑先生的同意之後,與香港藝術節主辦當局合作,將這個意念搬上舞台,並重誠意(應該付不起重金)禮聘莫文蔚演出張愛玲。
對於舞台劇,阿彭是門外漢,但門外漢有門外漢的好處,他可以不依章法去編導這故事。首先,他率領若干人到了上海拍了一堆影像,另外再找了很多珍貴的歷史片段,經剪輯後,在舞台上播出,令假設的故事增加了質感,變成真有此事一樣。說故事的方法也很有趣,戲中戲、時空交錯、虛構的真人真事訪問等等,是一個富電影感的舞台劇。
曾看過一些舞台劇,有的很悶,有的看不懂,這個《再生緣》我看得懂也不悶,甚至是挺有娛樂性。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都有高水平的表現,恕不逐個讚,總之係大家都做得好好,很值得驕傲。
阿彭,係時候埋位度電影劇本了,很多觀眾等着看你的新戲,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