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效應帶動通縮創13月新低

自由行效應帶動通縮創13月新低

【本報訊】內地放寬自由行後,農曆新年期間零售、飲食、旅遊各業市道暢旺,令本港今年一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只較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一點五,是過去十三個月來錄得最低的通縮(見圖),反映市民消費信心持續增加。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預期,陪伴港人五年多的通縮,有望在今年底消失。有經濟學者更預測,四個月後通脹就會重現。

零售業明顯受惠
本港通縮連續第六個月出現好轉,上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三年十二月下降百分之零點四,一月份衣履、食物的總指數,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四點二及百分之零點一。
零售百貨業在農曆新年推出清貨大減價及延長營業時間,上月份女裝及男裝的外衣物價,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八點三及百分之四點六。在自由行豪客帶動下,首飾價格更較去年一月上升一成。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執行總監白恩諾表示,內地放寬自由行後,對電器、化妝品、鐘表珠寶等數個高消費行業有明顯幫助。
新春期間大批港人出外旅遊,令一月份的旅遊團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七點六。但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指,現在已是淡季,今年的旅遊業市道還取決於亞洲多國會否再現疫情及本港經濟表現。
禽流感陰霾未散,但食品的價格並未受打擊,上月家禽、新鮮海產、雞蛋的物價,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五點一、百分之七點一及百分之二點五;但外出用膳消費,較去年一月下跌百分之零點五。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伍得良表示,目前生意回穩,飲食界已可減少推出特價菜式,但他擔心市道未完全復甦,舖租就開始上升,這對整體市道會有壞影響。

料四個月後消失
中大經濟系助理教授莊太量稱,按目前通縮每月約下降百分之零點四至百分之零點五的走勢,預計四個月後,通縮就會消失。他強調,當市民認為物價將會上升,就會運用手頭的資金購物,有助刺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