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人,養貓狗的好多;多得從人行道上的狗糞和馬路上的貓屍,就可以想見。
有人說,都是些野貓和野狗,但像荷蘭園這樣的鬧巿,野貓野狗,從何而來?還不是野人始亂終棄,種下來的惡業?
洋人眼裏,寵物,是家庭的成員,哪有因為搬遷、女人懷孕、添了小孩,或者動物變大,住所變小,而慘遭遺棄的?我凌晨路過水坑尾,就見過兩頭貓,死得血肉模糊;搭計程車,司機就幾乎輾爛暗夜裏橫過馬路的一條黑狗;住所附近,有一個泰國女人,每夜例必領着三條小狗到人家門前便溺,稍不順心,就用藤條猛抽,狗,都嗥得撕心裂肺。
說澳門人沒公德心,不愛護動物,是事實;然而,說澳門人對動物的關愛,遠超大陸,稍勝香港,也是事實。
澳門地小,但有好多二十四小時應診的寵物診所和寵物醫院,有一家「寵物醫院」,在觀音堂附近,深夜乘車經過,見燈火通明,設備,似乎還很完善。
澳門的摩托車,噪音和廢氣沒管制,是澳門的千萬個污點;但有一個好大的優點,這個優點讓這座污染之城有了好形象,就是有一輛「寵物救護車」。
這輛由小型客貨車改裝的「救護車」在大街小巷穿行,為搶救一隻貓一條狗而馳騁,對小孩們來說,那是一份最好的教育,教育大家要愛惜生命,即使那是動物的生命。
聽說,救護車裏,有先進的急救設備,血氧機維持動物心臟機能,鐳射槍的光束能夠直透皮下,減輕動物的痛楚,送院途中,還可以供氧,施行必須的手術。我家聾貓大白燦多愁多病,最怕他夜半哮喘,有了這樣的「醫院」和「救護車」,人就安心了些。如何對待貓狗等寵物,是一個社會是否文明的指標,希望那些虐畜的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人,還是真正的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