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將在港上市的大型企業、中芯國際(981)昨在港展開路演。據與會投資者透露,中芯計劃發行45.45億股,佔擴大後股份25%;招股價介乎2.41至2.72元,相等於04年中芯帳面值2至2.3倍;集資109.53億至123.62億元。以05年盈利計算,市盈率17.9至20.2倍。美國預託證券每份定價則介乎15.5至17.5美元。
按招股計劃,95%股份將售予機構投資者,只有5%供公開認購。若公開認購部份超額100倍,按回撥機制,散戶認購部份最高可上調至20%。中芯預期美國時間3月11日定出招股價、3月17日在美國掛牌(代號「SMI」)、3月18日在港掛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為全球協調人,聯席經銷人則包括一波及德銀。
雖然該公司集資逾百億,但發行股份內,只有三分二(約30.3億股)為新股,另三分一(15.15億股)為舊股;承銷團獲授予的15%超額配股權,所涉約6.81億股亦來自現股東的舊股。即舊股總數最高可達21.96億股,以招股價計,可為股東套現52.92億至59.73億元。中芯本身則籌集73億至82.4億元作未來發展。
以03年上半年銷量計,中芯的芯片產量全球排第5;以04年帳面值比較,與全球第1、2大廠(台積電及聯華電子)相比,中芯的2至2.3倍,低於台積電的3.7倍,與聯華電子的2.2倍相若。但部份基金經理指以新經營者而言,中芯定價並不便宜,若扣除巨額折舊及研發成本,該公司今年可能只有微利。分析員則認為,招股價包含的溢價,反映中芯能如期擴產以應付內地的強勁需求。
中芯管理層亦表示,雖然全球半導體價格回落,但對05年市場仍感樂觀,主因公司有成本優勢,生產成本只為台灣同類公司25%。據中芯呈交美國證監的初步招股書稱,去年中芯產品平均單價約840美元(下同),今年首季已回升至950元,預計全年將突破1000元。
中芯又表示,未來會向高檔產品市場發展,並計劃在北京、天津開設廠房。預期今年及明年資本開支各達19.5億及13.7億元(152及107億元),未來需再集資應付資本投資。
招股前,中芯創辦人兼董事長張汝京與管理層共同持有中芯50.1%,其餘股東包括上實(363)佔12%、摩托羅拉佔11.4%、德銀旗下環球基金佔7.4%及北大青鳥(8095)佔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