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求學時美傳媒對校園暴力很關注,不少文章和書本都以「我們的學校安全嗎?」為題,使人們覺得校園暴力已到了失控的地步。情況真的那麼壞嗎?
答案是否定的。當時教育部的一份報告指出,在1996-97年度,只有10%的公立學校向其報告有1宗或以上的校園暴力事件,而我們要知道美國的公立學校何其多也。近日香港有關校園暴力的新聞差不多無日無之,香港的中小學生似乎除了打架生事以外,就甚麼也不值得報道了。本地校園風氣果真如此敗壞嗎?答案亦是否定的,最近一機構訪問了1702名中小學生有關校園暴力的情況,其中只有3.4%受訪者報稱曾被毆打。當調查機構把欺凌行為也納入調查範圍時,結果便令人吃驚了。約有78%被訪者表示曾在校園遭欺凌及暴力對待。可甚麼是欺凌行為?那主要是青少年的一些頑皮行為而已。例如很多被訪者指給同學改別號是遭受對方欺凌。可只要是曾為學生者,沒有給同學改別號的相信只是很少數。由小學至中學,依稀記得每年班上總有一位體形較胖的同學被稱為「肥仔」,大家都知道那是鬧着玩的,壞不了大事。也許社工界近日擔心政府即將大幅削減社會服務開支,希望透過渲染這些事件的嚴重性冀求政府對其開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