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的高官和專家近日聚首廣州,就大珠江三角洲的前景規劃達成了「一脊三帶」的規劃共識。按此規劃,香港、深圳和廣州是珠三角的縱向主軸,配以廣州、深圳及珠海為中心的三個都市群,再帶動周邊地區和省分的經濟發展。
為期兩天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鎮規劃前景與規劃管理研討會」,前天在廣州舉行,香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廣東省副省長許德立及建設部官員等出席。目的是在未來十至二十年內,將大珠江三角洲地區建成全球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心之一。各專家達成共識,未來珠三角城鎮將形成「一脊三帶」的發展格局。
所謂「一脊」,是指廣州、南沙、東莞虎門、深圳到香港作為大珠三角主軸,向內陸其他省市及外海的輻射。「三帶」是指將北部規劃為城市帶、南部濱海帶及中部產業帶。其中海濱帶將發展灣區,利用珠江入海口城市密布的優勢,將該區發展成國際級生產服務中心、度假區,如東莞虎門、長安、深圳沙井的加工業服務中心,珠海、澳門、橫琴島的休閒度假中心。
此外,粵港澳將積極推動區域合作,加強與大珠三角其他省分和東南亞的交通聯繫。例如香港、廣州與深圳三個機場將分工合作,形成香港主要對國外,廣、深主要對國內的定位;建築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形成珠三角與東南沿海的「兩小時交通圈」,即兩小時內可從珠三角到達鄰近省分。
廣州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閻小培指出,具體分工為:廣東以發展製造業為主,香港主要發展以現代物流業和金融業為主的服務業,澳門則主要發展博彩、旅遊和區域性商貿服務。過去,香港從不會納入珠三角發展規劃內,只會自行制訂發展方向。
南方網/《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