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需求帶動樓市復甦

投資縱橫:需求帶動樓市復甦

過去半年,香港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市面環境好了,那不僅是自由行的效應,港人的消費亦大大增多。有人認為這是經濟復甦的假象,只是政府與地產商堆砌出樓市復甦刺激經濟的「騙局」,若大家從負面的角度看,以仍然偏高的失業率等壞因素作分析基礎,則上述的看法會有一定說服力,但若從較寬廣的角度看,情況卻非如此。
經濟與樓市之復甦,並不是政府或個別人士弄虛作假便做得來,若是如此,日本就不用捱上十多年,經濟才現轉機,格林斯潘的工作也省力多了。在經濟蓬勃時,任何經濟理論幾乎都可解釋到繁榮的原因,供應帶動需求或需求帶動供應都能自圓其說,但像香港過去幾年的經濟低迷狀況,則復甦必須由需求帶動,生產商可以不斷割價促銷,但廉價供應只會將物價推低,令通縮惡化,對經濟復甦絲毫沒有幫助,這就是過去幾年香港經濟及樓市出現的情況。
若要由需求增加帶動復甦,需求必須是「有效的需求」,即消費者要有購買的能力及意願,缺一不可。就如樓市,樓價不斷下跌,令市民的購買能力提升,但樓價只有下跌的前景,購買的意願便大減,演變成樓市一沉不起的現象。
今天,經濟雖然仍在復甦的初階,但物價因通縮仍偏低,市民對經濟前景感樂觀,故願意消費,形成強而有力的需求。樓價回升,而低息環境強化市民的供樓能力未變,市民看到樓價的上升潛力,入市意欲增加,形成更大的有效需求。這種由需求帶動的復甦並非虛幻的,且會逐步由經濟中反映出來,財富效應的正面作用亦會繼續彰顯。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