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醫生做就做得最多最辛苦,但醫管局永遠就最先剝削我哋呢班人,咁樣係咪應該?」感染了沙士病毒、命懸一線也沒有摧毀合約醫生阿明的鬥志,但醫管局下令削減合約醫生津貼,卻令他感到極度失望與心灰。
○一年入職醫管局的阿明,拒絕透露在哪間醫院工作,去年沙士爆發,他正在內科病房工作,並不幸中招,病情一度危殆,曾進入深切治療部留醫二十多日。「嗰陣時,都曾經諗過點解我咁唔抵,點解要冒生命危險做呢份工?但諗到可幫助病人,就冇咗呢個念頭。」
沙士爆發期間,醫護人員一個一個的倒下,其中感染沙士殉職的大埔醫院醫生鄭夏恩,也是合約醫生之一。沙士困境過去,阿明不滿醫管局即時向他們這群「做就做最多,人工就最低」的合約醫生開刀。阿明月入本有三萬八千元,另加近七千元津貼,但醫管局削津貼後,他的月入將減少一千五百元。
「都未做夠一年已經俾人減人工!」去年畢業後於七月入職醫管局當急症室醫生的何頌恆,每月獲發約三萬六千元底薪及六千元津貼,但將來每月津貼或會被削減至只有四千八百元,「錢唔係問題,最大影響係士氣……話事權唔喺我哋度。」他無奈地稱,由於要完成專科訓練,故未來六、七年也不能離開醫管局,已做足「冇人工加」的心理準備。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