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渣打股息政策不明朗

點股壇:渣打股息政策不明朗

渣打集團(2888)去年上半年,業績增長17.5%,全年增長為20.6%,反映下半年增長23.6%,其中以香港的貢獻最大,由上半年的減退18.2%,轉為全年增長16.6%,即下半年較上半年增長52.6%。
去年渣打盈利10.18億美元(下同),增20.6%,贖回部份優先股,優先股息減49%,每股普通股盈利增41.5%至81.5仙,每股股息52仙,增10.6%,佔盈利比例由64.6%降至60%。

香港業務貢獻最大
淨利息收入減少3.1%,非利息收入則增20.9%,佔總收入由32.5%升至37.5%,支出增4.1%,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3.6%升至53.9%,呆壞帳準備減少1.69億元或24%,是增長的主要來源,非利息收入貢獻亦大,其中買賣及滙兌盈利增長達25%。
各地息差有頗大差異,香港為2.4%,新加坡1.8%,印度4%,最高是非洲的6.7%,平均為2.8%,收窄30個基點,貸款雖增4.8%,仍不利於利息收入。
香港對渣打貢獻最大,佔稅前盈利27.7%,但已低於去年的29%,而增長最佳的,是非洲增長49.5%。
香港的呆壞帳減少達28.7%,印度則增57.8%,亞太其他地區更增62.3%。值得注意的,未計呆壞帳準備前盈利,香港業績仍跌7.8%,印度則增22.5%,亞太其他地區更增51.8%,反映好淡因素在沖擊。
信用卡業務是渣打重要一環,尤其在香港,市場佔有率為21%,去年受環境影響而收縮,年底的應收帳下跌9%,但個人破產案減少,撇帳率降低,業績已轉虧為盈。
以現狀看,今年仍利銀行業,雖然增幅會稍為放緩,出售中銀香港(2388)所帶來的貢獻,對增長有幫助,實際增長可能稍高於去年。現價136元,PE21.4倍,息率2.98厘,P/B2.9倍,相信今年PE正降至18倍,仍屬合理水平,股息政策不明朗,未與盈利增長同步,且交投不活,存在缺點,雖稍為跑贏滙豐(005),港人也不會過份投入。
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