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報道】食人䱽體現了大自然弱肉強食的天經地義規條,也體現中國和香港「一國兩制」的關係。這種原產於南美洲的食肉魚兒,已經被內地視為恐怖分子,嚴禁進口,但香港卻例外。有香港大學研究生擔心,如無適當的管制措施及教育,食人䱽將會入侵本土水域,危害自然生態。
食人䱽食相暴戾,有群擊其他魚類的捕獵習性,又愛吃肉,幾乎是有血的動物都是牠們的獵物。雖然牠們未必會真的吃人,但過去本港的確有清潔工人被放生在魚池的食人䱽噬咬,叫人聞風喪膽。國家質檢局去年底便因應食人䱽在內地帶來生態災難,宣布「嚴打」。
在香港,有人飼養食人䱽作為觀賞魚,街市也有魚販售賣食人䱽供人食用。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博士研究生張思敏進行的一項食人䱽調查,發現新界及九龍最少有十五間水族館出售食人䱽,又發現新界一些魚檔出售少量食人䱽;據魚販說,貨源有部份來自大陸,部份在香港郊外捕獲。
有證據顯示,食人䱽已經入侵香港自然生態,二○○一至○二兩年間,最少有五宗食人䱽出沒的紀錄,共十一條,多數在水塘發現。張思敏曾目睹一位女士把三條長達三十厘米的食人䱽放進九龍水塘,說是放生積德,還道食人䱽的紅色腹部能為放生者帶來好運。
食人䱽售價每條二十至五十元不等,旺角金魚街一間水族館老闆表示,食人䱽很易養也很大食。他聽過不少玩家往往在魚兒長得太大的時候﹙最長可達一呎﹚,魚缸沒有空間,加上飼料開支甚重,就會把牠們放生。
張思敏擔心,食人䱽會破壞本地自然生態,危害本港淡水系統的原生物種。她說,政府應考慮立法管制食人䱽的進口及飼養,並教育公眾放生食人䱽的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