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將討論焦點重新集中於政改<br>各界為愛國論爭拗降溫

促將討論焦點重新集中於政改
各界為愛國論爭拗降溫

【本報訊】面對「愛國論」爭拗愈演愈烈,領導「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日公開呼籲停止這場爭論,認為由愛國愛港的人管理香港是「天公地道」,自回歸以來沒有改變,各界毋須再糾纏下去。多位學者及親北京政界人士亦認為,現在應停止對「愛國論」的「無謂爭拗」,將討論焦點重新集中於政改問題上。 記者:莫劍弦、何文雯、羅偉光

曾蔭權昨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鎮規劃前景與規劃管理》研討會後,被記者問到有關「愛國論」爭拗時表明,由愛香港的人、不會損害香港的人,以及愛中國和不會損害中國的人來管理香港,「呢個係理所當然嘅事,亦係香港公認嘅事實,係冇人爭論,係天公地道嘅事。」

爭取普選仍有空間
他形容中央近日重發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二十年前有關「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定義的講話,香港人可以「溫故知新」,這些長期政策早在八十年代已制訂。「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都冇改變,呢個亦係事實,所以我覺得冇需要喺呢方面嚟爭拗。」
曾蔭權認為香港是一個開放城市,有關「愛國」問題可以討論,但最重要是有開誠的態度,不要排斥別人的意見。目前除了這些原則問題外,還有很多有關政制檢討問題要一併處理討論。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主任關信基在一個電台節目中也呼籲停止再就愛國定義爭拗,否則只會擴大香港與中央之間的矛盾:「唔好去擴大部份人(對愛國爭論)嘅詮釋,變成香港同中國矛盾……呢啲係無意義嘅」。他又認為港人爭取○七普選仍有空間,但要回應中央憂慮。

《中國日報》仍強硬
民建聯前任和現任主席曾鈺成和馬力也為爭論降溫,特別是問到有關英文《中國日報》措辭強硬評論時,兩人均指毋須揣摩背後是否中央的意思。馬力更指,《中國日報》的評論只代表該報立場,真正代表中央意見的是《人民日報》。
出席同一場合的中聯辦主任助理王如登迴避回答愛國者定義,只表示由愛國者治港,合情合理,此時重提鄧小平言論,是為顯示中央對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但港人不能只提兩制不講一國。
另外,英文《中國日報》昨日再發表措辭強硬評論,指摘部份香港民主派人士,企圖另定議程,粉碎《基本法》內定下對香港民主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