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在過去一周反覆偏軟,杜指上周四中段雖曾創出32個月新高,但最後仍要倒跌收市,周五公布的一月份消費物價指數高於市場預期,引發市場關注通脹的來臨,杜指終下跌45點,納指亦難幸免,連續第5周下跌。經過1月份的上升後,美股已現疲態,但隨着日本有可能受到更多恐怖襲擊的影響,美元回升,或會對美股帶來支持。
美股表現不濟,本地大藍籌如滙豐(005)下周公布業績,港股上周仍能上升128點,已是不俗。成交方面,由於受到中國東方(581)招股熱潮影響,上周五整體成交更降至141億元今年新低,令整周日均成交下跌5.9%至197億元,預期本周大市會繼續淡靜。
國企指數上周重上5000點,6隻成份股新貴股價均曾有明顯回升,惟多由高位回落並低收,只有上周推介的魏橋紡織(2698)能夠以近高位收,報13.15元,一周升幅達9%,算是有所交代,相信升抵14元目標價指日可待。
個別國企股仍有上升空間,但對於整體國企走勢,筆者則維持看淡,今年會跑輸大市。去年升幅最大的是鋼鐵股,但近日中國東方正在招股,相信同類型股份短期仍能維持平穩走勢。去年有3.5倍升幅的江西銅業(358),後市則難以看好。
從基本角度來看,國企去年勁升,除因股價低殘、基數較低外,在製造及基建業高速擴張下,加上美元長期低企,令多類原材料價格於去年急漲,這亦是國企股上升的原因。
但投資者須注意,自去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從多個不同機關表示,將於04年收緊基建業的信貸。《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證監將暫停鋼鐵、電解鋁、水泥類3類公司的首發融資(IPO)和再融資,及對房地產公司實施融資限制,就是一例子。事實上,原材料價格高企不利經濟長遠發展,過度投資於工業生產亦會造成產能過剩及浪費。但觀乎現時市場漠視的態度,政府日後是有必要加強力度推行調控政策,令過熱的投資冷卻下來,故原材料公司未來業績將難以維持強勁增長。
近期銅價不斷上升,但江銅股價不但未有向上突破,反而有見頂回落現象,相信是有不少投資者開始醒覺,在政府政策有意打壓下,即使3月公布去年業績會理想,但未來必難維持去年的增長幅度,預期股價將反覆下試4元,投資者宜獲利沽貨。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