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後,美國人既憤怒又冒火,布殊把阿富汗給端了,然後又把伊拉克端了。
如果美國總統換了是林肯,不知道他怎麼處理?他可能也會炸平阿富汗,但會不會打伊拉克?他也是一個打過仗的總統。當然南北戰爭與今日的中東戰爭性質不一樣,但兩個總統都必經過相同的情緒挑戰:憤怒。「九一一」至今,布殊每次在電視上說話,只看見他一種情緒:憤怒!我憤怒!我火冒半天高!但智慧呢?猩猩遇到挑戰後的反應與他沒有半點分別。
人類從原始以來,解決紛爭的方法只有打。今天上帝把布殊放在一個最矚目的地位,以世界最強國首長的身份,希望他能為人類指出一個新方向。但是他的言行,並沒有體會出人的智慧。可悲吧?上帝也流淚。人類在這方面完全沒有進化過。
在生活裏面,我們也經常遇到令自己憤怒的場合。發脾氣沒有甚麼好,解決不了問題,又搞壞人際關係。每個人都好比一條路,人際關係不好等於把自己的路堵死。在冒火之前,可以稍等一等,看看有沒有另一種辦法。「人生定律」的作者Templeton是美國著名金融投資家,他這樣說:要是油裏有隻蒼蠅,你可以:打死它(敵對行動);把它砸成粉末(憤怒);懇求它飛走(絕望);離它遠遠的(害怕);嘆氣(受傷害感、自憐);憤慨地走開(覺得世界不公平);或小心地把它弄出去(慈悲)。
慈悲是站在人家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樣的結果,是自己的心寬了。心寬了心裏便舒服,健康、美貌隨之而來,而世上也多了一個可愛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