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已公布的消息看,2月初的G7會議未有就各主要貨幣的滙價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共識,即是說,對於近兩年來美元大幅下跌未有任何針對性對策,怪不得隨着會議結束,美元大幅下滑,看來美元對各主要貨幣還會貶值下去。屈指算來,美元兌歐元由高位跌了超過30%,兌日圓和其他貨幣也跌了超過20%。
美元大幅貶值,自然令以美元定價的資產或商品升值,所以近年無論石油、黃金、各種農產品及金屬等都大幅漲價。這種情形是最可理解的,因為拿着大量美元的人是不甘心貨幣不斷流失購買力,惟有去買資產或商品來保值。
其實,作為唯一與美元掛鈎的港元,不是遇上同一的問題嗎?美元每貶值一次,港元也就跟隨一次,所以香港市民不知不覺間又開始尋求保值之途。當然最直截了當的方法是把港元換外幣,事實上,有很多港人在年多前已開始這個外幣轉換遊戲了。
但買賣外幣始終是一個比較高風險的投資,只能投下小部份資金作對沖之用,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偏向買資產來保值,這解釋了近來樓市趨於活躍的原因。
有很多市民也爭相把錢投向股市,特別是那些中國企業股,因為投資於良好企業是很好的保值方法。隨着大量外資湧入,銀行結餘不斷增加,港元存款零息的日子會很漫長,相信沒有人會長期把錢存在沒有回報的銀行戶口裏。
另一方面,當香港經濟日漸好轉,通縮的日子相信會在今年消失。通縮一去,通脹便會來臨,那時資產價格會加速向上,同時因為存款沒有利息,任何通脹都會侵蝕貨幣購買力,這會迫使那些無息存款加快投入購買資產行列。
其實,以港元計算的資產對歐元和日圓的投資者來說最具吸引力。試想想,自97年到今年9月止,物業自高位掉了60%,股市自2001年高位也掉了40%,但在此期間,歐元和日圓都升了20%有餘,一上一落之間,港元資產在他們眼中真的是便宜得很。同樣情形也發生在中國企業上,因為人民幣也與美元變相掛鈎,自然也隨美元跟世界各國主要貨幣貶值下去。
但事實上,以中國經濟增長冠全球計,企業的盈利增長理應有極好表現,所以,以港元定價的中企股也是外國投資者(持美元除外)的超值選擇。如果這種滙率局面不變,可以預見仍有大批外資來港作投資。
在可見的將來,香港仍會緊守聯滙,即是說港元會毫無選擇地隨美元下沉,造成港元資產極具吸引力。但人民幣近日又被重提升值問題,這可能是近日發表有關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大增引起的,這些消息只會加快外資投入中企股票,結果是帶旺了整個香港股市。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