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姪去年秋季自美國畢業回來,暫時冇興趣再讀書,話要搵工做。上星期喺地鐵站碰到佢,問佢搵到工未?世姪好似甚為詫異咁話:「Uncle,搵到工未?已經返咗兩個月工嘞,阿爸冇話畀你聽咩?我重推咗三個offer㖭,因為阿爸想我入銀行吖嘛!𠵱家咪做緊賓架囉!」哦,世姪入咗銀行做見習主任(trainee),佢咁醒目,有前途嘅。
再問佢見工情況。世姪話:「度度都係差唔多啦,我讀經濟學,成績唔算標青,勝在以前讀國際學校,留美四年,講英文好過本地畢業生。去四大會計師行之D行見工,好似困獸鬥,八個畢業生坐響會議室,扮討論會。第一回合講廣東話,人人爭住講,我幾乎出唔到聲。第二回合講英文,到我表演咯喎,本地學生講得唔夠暢順,爭我唔贏;第三回合講普通話,我以為又蝕晒底啦,點知冇人舉手,我霸住講,又係我贏晒!」
點解世姪去美國讀書,講普通話叻過本地生呢?世姪話:「因為大學有好多台灣同學,其中有幾個靚女同我行得好埋,我由唔識至到講得好流利,不過係一年工夫啫!」講完㗎㗎笑,左丁山一聽就明,老友賓架S識講韓語,原因就係同南韓美女交換過口水,世姪喺美國梗係同台灣女同學經常行街睇戲,順便學埋國語,呢啲算係留學嘅界外利益,識得兩文三語,就係搵工嘅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