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二十年前的發話,今日重新上枱,把冰櫃裏剩餘的菜汁翻炒,拋鑊兜成一碟怪怪雞雞的愛國乾絲。愛國老左未起筷,已經裝出食指大動的饞相,大讚惹味極品。普通市民不是御用食家,無權評價。不過味蕾特別敏銳的人,體會到鄧小平二十年前的陳年講話,仿似不會喫酒的人夾硬開瓶,那酒釀的芬甘霎時變質,令人懷疑酒釀已經給掉了包,瓶是舊的,酒卻是在深圳加工用頭髮與工業用醋粗製頂包的劣貨。鄧小平的雷射蓋印,原來一樣可以造假,馬上失去品質保證。香港消費者熟讀了那本叫做《基本法》的消費指南,依然受騙,被人一次又一次地搵老襯。
把基本法當做食譜般熟讀還不管用,要一併學習廚神酒仙鄧小平的教誨。食療酒經是近乎武林秘笈的文本,愈古的愈妙。古方咱們中國多得很,鄧小平的才是二十年陳,算是老幾呢?讓我們翻出他的師公袁世凱一九○八年首次接受美國記者米德拉的訪問摘要,記者講到大清國民本質上都是趨向民主的。袁回應說:我們內部的管理體制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改革,但體制已經存在了許多個世紀,牽涉到徹底改變甚至推翻現行的體制是說易行難。但就民意支持的狀況而論,假使給我們時間再加上機遇,我肯定我們能實現改革的大部份目標。
從一九○八到二○○七,改革時機仍未到嗎?中國人不是逆時針方向運行的外星怪物,被餵吃狗糧的黨代表,搖尾狂吠的姿態挺怪相的,好心招呼他們吃一頓雞本法雞精,補補腦,似番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