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大學

出賣大學

嶺南大學畢業生 林輝

屯門某緊貼大學而建的住宅即將開售,廣告其中一個賣點為「毗鄰大學」、「為物業帶來點點書卷氣息」。原來大學已與無敵海景同化,「榮升」為地產商的推介賣點──即使誰也說不出到底「毗鄰大學」與「書卷氣息」有甚麼關係。
這也許是好事,至少能為大學挽回一點價值。在政府聲言教育是投資不是開支的同時,大學的價值也隨大眾的論述而變質,一切從錢出發。籌得多錢的就是好大學;花得少錢的就是好大學;研究賣錢的就是好大學;自負盈虧的就是好大學。至於教學、學生能否得到知識、學習過程是否愉快,卻早已在有關討論中被徹底埋葬。
財政司司長說人才是香港的唯一資源,所以我們要好好投資。於是政府左算右量,將一切量化;因為只有量化了,才能計算出投資一塊錢可以有多少回報。為了要大學聽聽話話,政府一手胡蘿蔔,一手執棒子,軟硬兼施使大學出賣自主權,也出賣對大學教育的論述權。
政府開動宣傳機器,為社會灌輸以經濟效益為先的大學管理理念,說穿了,就是要借助被洗腦的社會向大學施加壓力,最終卸下對大學教育的承擔。
既然如此,難怪要讓豪華住宅緊貼大學而建了,反正「書卷氣息」可以賣錢,何樂而不為?至於日後因緊貼學生宿舍而產生的噪音問題等,還是留給住客和大學生自己去面對吧!而出賣大學之後的苦果,又由誰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