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文化圈是憋死貓的小圈子,可說是水淺王八多。南郭先生固然滿街是,著書立說,自以為是中國語文權威的半瓶醋更多。
這號人不光以許慎和段玉裁自居,幾乎要跟倉頡平起平坐。卻可憐始終是兩尺淺水裏的甲魚,坊間的業餘專家而已。
讀書那段日子,常聽到老師說辭海辭源數典忘祖,聽得耳朵長出繭子來。老師說了共七百五十九遍,還差一遍湊足七百六十遍,就兩腿一伸聽蛐蛐兒叫去了。而今誰再說辭海辭源數典忘祖,便屬濫調陳腔;誰以為是甚麼振聾發聵的大發現,就太大驚小怪。
還記得在本欄用過「糊口」一詞,給改成「餬口」,我不吱聲,反正是相通的。餬的本義是寄食。糊解作粥,生活清苦,以粥為食,就是糊口。餬糊本義不同,而餬口跟糊口今天同義,何必還拘泥於甚麼正誤有別?這跟「身分」與「身份」之爭,豈不是同一調調兒,無聊透頂?
倒奇在大學問家如林行止先生,竟會把一些半吊子捧為咬文嚼字的一代宗師,難道不知道他們不過是嚼舌根的草包?中共把中文改成簡體,強姦了中文,為禍已夠深遠;再來一幫好為人師的淺水王八,實在是添亂。五十年後的中文會淪落成啥樣子?不敢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