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過火言論 絕非中央立場<br>港區政協:北京最不願與港人對立

左派過火言論 絕非中央立場
港區政協:北京最不願與港人對立

【本報訊】左派人物連日來就愛國論的發言惹起各界反感,連親北京陣營中人也指這些人物言論過火,不符中央原意,更可能挑起香港人不滿中央情緒,日後更難收拾局面,有市民在電台節目中批評左派講多錯多,「如果真係想幫香港,唔好講咁多嘢重好。」 記者:羅偉光 何文雯

自新華社上星期引述京官稱需由愛國者治港後,愛國論爭議不斷升溫,社會陷於分化局面,有親北京商界人士直言曾憲梓、鄔維庸言論過火,絕不代表中央立場,該人士透露,春節期間到北京時,曾與中央人員討論政改問題,以他了解中央對政改四大原則是高度參與、有權拍板、按照《基本法》及遵照鄧小平、姬鵬飛講話,並需理性討論,現時一些左派人士的表現,明顯與中央精神背道而馳。

京官不便唱反調
該人士又稱,由於發言者都是「有份量」人物,中聯辦及本地親北京人士不便公開唱反調,北京礙於形勢才迫於無奈出手為爭議降溫(指透過新華社發表有關鄧小平言論的文章)。有港區政協指出,北京最不願出現港人與北京對立的局面,但近日一些左派人物言論卻隨時挑起中、港矛盾,「激起香港人反對中央情緒,對北京領導人肯定無好處。」
外國傳媒則認為,北京以愛國論打壓香港民主派,新加坡《海峽時報》昨日分析,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安民提出「黨等於國」的愛國定義,超出鄧小平二十年前提出的定義,就連溫和民主派亦可能因「愛國不等於愛黨」的立場而被視為不愛國,該文認為隨意為愛國訂立新準則,只會損害香港人政治信心。
這次愛國論爭議,親中政黨及人物聲望最受打擊,有民建聯核心成員坦言,該黨剛重整軍心備戰立法會選舉,想不到又出現這些事件,「7.1大遊行嘅打擊元氣未復,又俾自己友打多一拳,唔敢諗有乜(選舉)結果。」民建聯主席馬力則說,不會評論鄔維庸等人的言論。

市民感難以接受
港區人大代表李鵬飛認為,香港絕大部份人都是愛國,如果經常發表文章強調要愛國,會有反效果,令愛國的港人反感,因為這樣等於指港人不愛國,他又說,國家首位升空太空人楊利偉訪港、運動員在奧運會勇奪獎牌,及內地發生天災,香港人都反應熱心給予支持,都是港人愛國證明,過份強調愛國會帶出反效果。
市民對鄔維庸的「狗餅論」紛表反感,多名聽眾昨日致電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批評,市民梁先生稱鄔是幫倒忙,「佢嘅論點創新到好難令人接受,真係想幫香港,就唔好講咁多嘢重好。」另一名聽眾許先生則說不接受鄔維庸道歉,並指摘其言論冇意思及冇建設性,「用狗做例子唔係好禮貌,我都唔會用『共匪』鬧佢,打完人講道歉,冇乜意思。」不過聽眾陳先生則支持鄔維庸,「佢咁敢言、到肉嘅言論,雖然過火,但可引起社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