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可展期債券保障較佳

債券投資:可展期債券保障較佳

近日市場傳出,一間在本地零售銀行界頗具影響力的外資,竟於同業交易中以零利率拆出資金。這宗交易到底帶來了甚麼啟示?
細心想想,借錢予他人而不收取利息,不單蝕了手續費,連信貸風險也冒上了,到底為了甚麼?此舉所產生的結果,就是導致拆息進一步下跌,令短期同業息率跌向小數位後五個零的現象,即0.000001%。倘若其他銀行都仿效做法,本港的長期息率更難以掉頭回升,港息低垂的日子,恐怕要經歷更長時間了。
投資者還是作好較長期的安排,選擇購買股票或債券、甚或兩者同時考慮。因為息率低企,有利股票做好;利率相對長期低迷,債券格價亦可望平穩發展。
上周介紹過的Pyxis袖珍債券,就是把債券和股票加在一起,屬於「高息票據」一類。當天已指出了其中的風險和缺點,現試由另一角度分析這類債券的優點。

不能保本是弱點
必須重申這債券存在不能保本的弱點,它與一籃子股票,包括滙控(005)、港燈(006)、恒生(011)、新地(016)、中銀(2328)等掛鈎,只要其中一隻股票的股價在到期時低於掛鈎價,投資者便需轉持該股票;若多於一隻股票「潛水」,投資者便需持有價格最差的那一隻股票。所以,債券持有人應作好兩手準備——到期日不能收回現金時,投資最終可能變為某「潛水」的股票。

然而,為了方便了解投資是否會變為股票,筆者為這債券附加一名稱──「一年可展期至二年」債券(見附表)。債券持有人可視投資為一年期,年息8%;在一年到期時,倘若五隻股票皆高於目前股價的90%(即掛鈎價),債券便被贖回,這次投資亦告一段落。倘若市勢偏軟或大幅下跌,債券亦可展期六個月,讓投資者有較多時間等待股市復甦,同時繼續享受8%的回報率。如果第二次到期時,五隻股票同時回升至至高於今天股價的90%,債券又可獲得贖回機會,如此類推。債券持有人獲三次機會脫身,以便取回所有投資。所以相對而言,這類提前贖回安排的債券,對投資者的保障是較佳的。
陳鳳翔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 常務秘書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財資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