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是文壇中一個豐厚的資源,你可以讀她、學她、愛她,要不然就寫她。
這回香港藝術節很有眼光,選了由關錦鵬監製、陶傑原著及編劇、彭浩翔導演及編劇的《再生緣》舞台劇。
前年阿彭告訴我,《再生緣》的靈感來自陶傑的一篇散文,一晚臨睡,他細閱陶傑寫張愛玲,令他想拍張愛玲,但是一個另類的張愛玲。
如果1952年的張愛玲沒有登上往香港的船……
如果1956年的張愛玲不曾遇見賴雅,反而收到胡蘭成的信。
如果1966年的張愛玲還在上海,蒙江青寵召,被紅衞兵包圍,去了五七幹校,熬過十年文革……
張愛玲將會是怎樣的張愛玲?陶傑、彭浩翔會給你一個假設的答案。
第一次聽到阿彭說這創作意念時,他尚未找到人支持,我說過我會在某方面支持他,如今他願望成真,我幫不到甚麼,給朋友最好的支持就只有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