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畢大埔吊燈籠,令我回味無窮,一佩服自己征服得了高而陡峭的山路,二可在吊燈籠之巔俯瞰整個印洲塘,真的美絕,難怪吊燈籠被喻為欣賞「香港小桂林」的最佳位置,深切體會吊燈籠為何如此受歡迎,因它攫住了遠足朋友的心,行程夠刺激、風景夠美夠天然……
記者:陸伊琳
攝影:陳盛臣、陸伊琳
模特兒:文浩、Blanche
熱愛遠足的朋友,一定熟悉烏蛟騰,因為很多遠足路線都以此作起點或終點,烏蛟騰出發,除可上登吊燈籠外,還可以去三椏村、荔枝窩、谷埔、八仙嶺等地方。每逢假日,這裏遊人往來不絕,就像今天,我們的小小模特兒文浩也來趁熱鬧,與Blanche同行吊燈籠。
上山之路必經九担租,昔日繁盛的九担租村已經荒廢,窺看丟空村屋,內有遺留下來的打榖機及破爛家具,村前的遊樂場,長滿雜草,一切無甚可觀,乏善足陳,還是趕路要緊。
人望高處,抬頭,即見吊燈籠山頂,還有高而筆直的山路,危險?的確有,但想到有機會征服崎嶇山路,反而叫人興奮。不過先提醒大家,千萬別逞強,此遠足路線屬高難度,只適合有1年或以上遠足經驗的朋友,初哥呢?不是恫嚇,還是選擇其他較易行的路線吧。
那同行的小朋友文浩呢?他倒是例外,人仔細細,9歲的他已有6年遠足經驗,甚麼青山腹地、蚺蛇尖等,他都行過了,今天有他同行,除為旅程增添歡樂,還好有個照應。
正式上登吊燈籠,山路不明顯,入口處還豎立起危險告示牌,提醒你往後山路陡峭。好!今天的戲肉開始了,身手敏捷的文浩二話不說,三步併兩步,三爬兩撥已登上山腰,彷彿是猴子化身,猴子只在樹上靈活,他卻視碎石滿布的崎嶇山路如無物,敏捷得令我折服、令Blanche汗顏。
我和Blanche呢?像烏龜般匍匐爬行,猶幸遠足底子尚可,雖論盡但仍可應付。應付崎嶇山路方法有三,一是穿鞋底坑紋較深的行山鞋,有助防跣;二是自備行山杖,有助保平衡;三是取道被雨水沖成的一條條深坑,比較安全。
「爬爬」重「爬爬」,遇一高石,大小1呎乘1呎,似迷你平台,大膽的文浩竟一躍而上,踏足其上欣賞風景,還擺出不同鬼馬Pose,逗得大家又驚心又歡喜。行至山腰,有一出名的風水墓穴,叫「笑天龍穴」,看,墓穴不單止有大靠山,所在山勢更呈哈哈笑形,名堂倒改得貼切。
手足並用,花1小時終於到達山頂,難怪吊燈籠這麼出名,在此可俯瞰整個印洲塘,要是天朗氣清,沒有煙霧,這「香港小桂林」景致會更壯麗,近看,山下荔枝窩、三椏村盡收眼底。
離開山頂,往西行,先下山再上山,跨過三兩山頭,進入密林,餘下2小時路程,尤其最末段,簡直可用高潮迭起來形容。泥路不是斜,是直,是幾近垂直的「直」,根本不能站立而行,惟有改用PatPat滑行而下,還幸有好心人在樹旁繫上繩索,讓大家可縋繩而下,愛刺激的文浩大呼好玩,可憐Blanche弄得PatPat滿是泥沙。下達山腳,拍拍褲子,原來已回到烏蛟騰,4小時驚險旅程就在一片呼喊聲中完結了。
回程途經大埔市中心,文浩與Blanche喊餓,我帶他們到一間食店,嘗讀書時代常吃的生菜魚肉、熱豆漿及粢飯,可能很久沒吃過了,愈吃愈回味。
豆漿大王(26659132)
地址:大埔昌運中心77號
去程:大埔墟火車站出南盛街,乘20C小巴($8)至烏蛟騰下車,烏蛟騰新屋村旁停車場起步。
回程:烏蛟騰乘20C回大埔墟。
備註:班次疏落,每班車約1小時,出發前可先致電28736808查詢。
行山團查詢:旅行家(2836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