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景:要的是反思,是批評 - 董橋

小風景:要的是反思,是批評 - 董橋

 早就離任的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又講了一些話了。她前天出席一個午餐會,會後記者問她香港人愛不愛國的問題。陳方安生說她覺得香港人個個都愛國,也覺得香港人都清楚知道我們的愛國定義跟中國大陸的定義分別在那裏;同時,香港人也很珍惜香港享有的自由,享有的社會和宗教制度,享有的整個生活方式。她拒絕說明她心目中愛國的定義,只說香港人雖然持有不一樣的愛國定義卻不等於說香港人不愛國:「國家在國際上享有的任何榮譽,我們都會引以為榮」,她說。
陳方安生不在其位了,她每次公開論政我總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她的言論始終是溫和而持平的,那是值得慶幸也有點不幸了:慶幸,是她永遠掌握着分寸;不幸,是她說了等於沒說。我欣賞西方政治人物不在其位不論其政的風度,可是我也相信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過去的政治人物只要還想盡一點國民責任,他或者是她是可以而且應該站出來明明白白說幾句真話的。假如陳方安生說香港人愛的是中國和中國同胞而不是中國和中國的執政黨;假如陳方安生說香港人擔憂的是中國執政黨硬要大家愛他們從而改變了香港的整套制度,我覺得那是比較接近事實而且容易明白的陳述了。

 中共政權領導下的中國大陸已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那是不爭的事實。跟這個政權沒有過長遠而親密接觸的香港同胞期望的不外是這個強大的中國終於擁有開明的胸襟,走向世界,走向現代,走向理性思維和健康體制的殿堂裏,帶領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體驗深具當代特色的政經生態。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邵善波前天說,香港《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的一些大律師搞出很多古靈精怪的方法去歪曲《基本法》條文,又說《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擱置之後,有人把訴求放在普選之上,「騎劫」了社會上的不滿情緒,為的只是改變特首和立法會的選舉辦法而奪取控制權。選舉本來就是拉票奪取控制權的遊戲,手段老不老實合不合法自有遊戲規則監管,投票結果决定勝負。真要騎劫民意鼓動民意左右民意,我倒覺得這些大律師的道行遠遠比不上以「民」建政的中國共產黨老練。回歸到現在,北京當局對香港是非常客氣非常照顧了,真要玩起來北京決不會輸,邵總裁不必過慮。

 老實說,香港這幾位大律師參政的用意只是發揮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功能,存心共同為香港做點事。我從來不覺得他們具有前蘇聯的薩哈羅夫或者捷克的哈維爾那樣壯烈的潛能。套用新一期《二十一世紀》裏法國學者白夏(Jean-PhilippeB?a)的說法,香港人要衡量的是他們「是否遵循內心的道德準則,對關係到公共利益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批評」。
(國)溥心畬《梁園春色》絹本畫片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