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CEPA成電訊業雞肋

傳訊四圍炳:CEPA成電訊業雞肋

早輪,電訊界曾經因為CEPA的出現,開心了一段日子,以為香港的電訊界可以有新的發展契機。事關可以趁着CEPA的平台「早着先鞭」,在去年十月一日開始率先進入國內的增值電訊服務市場。而且,當時香港政府也曾放聲氣,說CEPA乃持續發展的中港雙方協議,有所謂CEPA第二的CEPA2,意味着數陸續有來。

倡議電訊特區大想頭
較早前,有不少電訊和資訊科技界人士,見可以藉着CEPA「食住條水」,乘勝追擊,曾經公開倡議成立所謂的電訊特區,只供來自「香港特區」的電訊公司做生意;另外,有商會也建議讓港商有權做國內增值電訊商的大股東。不過,這兩個超越WTO承諾的「大想頭」,最後當然還是不了了之。
近日,工業貿易署發表有關申請CEPA「服務提供者申請書」的公司數字,結果顯示申請反應冷淡。以增值電訊商為例,四個多月來只得14間公司申請,當中有4間獲批。筆者相信,可能有不少公司正在左思右想,如何發展國內市場;但須知,CEPA增值電訊業享有的着數,只是港商可以較外商早兩個月進入國內市場,若港商還在左思右想,最大的競爭優勢就變得蕩然無存!

着數只是優先入國內
話分兩頭,香港的電訊商對目前的CEPA反應冷淡,可能乃是務實的表現。皆因港商一向實際,如果CEPA不能為港商帶來商機,自然就無謂花時間搞甚麼申請。港電訊商要打入國內市場,路數還有很多,不一定要靠CEPA。

等CEPA2發夢冇咁早
如果有人認為港商可以等CEPA2打救,真係發夢都冇咁早。按目前的中港政治氣候,北京只關注香港政治改革的「原則」問題,擔心香港人會否不理中央政府,自行普選特首和立法會;此時此刻,香港人還可以開口向北京商討CEPA2,這種想法實在是強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的所難!
目前來看,對香港的電訊業來講,CEPA只是雞肋。不過,從樂觀的角度出發,香港的3G服務較國內發展較早,相關的增值電訊服務的營運經驗也會較多;待國內的3G服務起步,香港的3G增值電訊服務商還是有些先機。不過,有兩個大前提:一是香港的3G市場必須搞得有聲有色,供國內借鏡;二是港商在迎合國內市場時,要有創意,也要照顧本土的口味。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