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領導人更寬容?

新一代領導人更寬容?

王丹

關心中共是否有可能推動政治開明的人,最近可以看到兩條與大陸異議人士有關的消息:一是被稱為「六四黑手」的陳子明低調地重返他於「六四」以前的單位工作;一是網絡上發表過大量時局評論文章的作家杜導斌被正式控以「煽動顛覆政府罪」。
這樣的報道幾乎同時出來,表面上看令人困惑,實際上正揭示出中共對待政治開明的立場與策略,陳子明能重返工作崗位,有國內自由主義學者認為表現出新一代領導人更能寬容不同意見。這個評價我不能同意。
因為第一,陳子明還在政治權利剝奪期內,既不能在海外發表文章,也不能接受記者採訪,沒有機會公開表達過甚麼不同意見,談何寬容不寬容呢?
第二,如果新一代領導人比較寬容不同意見,如何解釋杜導斌一案呢?杜導斌只是一介書生,網上議政而已,怎麼可能煽動顛覆政府呢?

國內一百多名學者這邊廂剛剛聯署,為杜導斌呼籲,要求重新定義所謂「煽動顛覆政府罪」,國際主流媒體也剛剛廣泛報道過此案,當局就不僅置若罔聞,而且特意由新華社發稿,昭告天下正式逮捕杜導斌。這分明是強硬回擊民間和國際輿論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心,屬於「頂風作案」,它哪裏有更寬容呢?踐踏人權之囂張,與江澤民時代比不遑多讓。
陳子明可以重新工作,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只是個別的案例和一個有意的點綴。在少數貌似寬容的個案背後,是更多的實質上漠視民權、壓制不同意見的個案,想一想楊子立等「青年四君子」,想一想楊建立、王炳章,想一想杜導斌,就可以了解這個比例了。
因此,在恭喜陳子明重回工作崗位的同時,我們也不應誤以為中共已經在政治上進步。進步與否,判斷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制度的變革。制度不變,一切個案都說明不了問題。
……………………………………………………
作者為八九民運學生領袖,文章隔周刊出。